五大联赛最惨亚军-五大联赛最惨亚军是谁
惹怒古特曼后被“诅咒”,本菲卡11进决赛全部拿亚军
随着足坛大环境的日益变迁,球星大都以转向五大联赛俱乐部为目标,因为在那里才有更好的荣誉和财富,也使得如今的非五大联赛俱乐部实力与当年无法比拟,如今的五大联赛俱乐部已经占据了足坛的半壁江山,由于好的球员都会选择五大联赛,所以目前五大联赛夺取比赛冠军也变得习以为常,据数据统计,目前连续十八个赛季的冠军都来自五大联赛俱乐部的球队,而非五大联赛的球队夺得冠军还要追溯至03-04赛季,是如今仍然屹立足坛的名帅穆里尼奥执教的波尔图,从那以后冠军几乎跟非五联无关了。
如今的非五联除了在各自联赛中称王称霸,也只能为更高舞台的五大联赛培养优秀球员然后输出,现在已然变成了一个造星基地。
谈到如今五大联赛的辉煌,不得不提及当年非五联也曾有过的鼎盛时期 。
当年的葡超王牌球队本菲卡在那个年代也是有势不可挡的势头,据统计,本菲卡当时在洲际赛场上荣誉满满,共杀入决赛七次,其中两年豪夺冠军,五次亚军,与意甲豪门尤文一样获得“挺进决赛只取亚军”称号。
提到主人公古特曼,他是匈牙利人,曾经是一位舞蹈老师,但他一直有着一个足球梦,后来完成自己的足球梦,在那个年代古特曼在匈牙利也是小有名气,代表球队拿到过多次匈牙利联赛冠军,后来退役开始了自己的教练生涯,并且在执教期间成绩都很不错,但后面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时逃到瑞士被意外羁押,在漫长的战争结束后才被解除羁押重获正常身,在以后的一段日子里他先后执教了多个俱乐部,像AC米兰、乌伊佩斯特、布加勒斯卡比等球队,期间的成绩都很不错,但是由于古特曼的脾气古怪,后面大多都是因为与管理层起冲突而离职。
也就在1958年他来到了他人生最高光的时代,在执教波尔图后以后来居上的方式击败了本菲卡,提前夺得了葡萄牙的顶级联赛冠军,后来本菲卡高新聘请了古特曼,并且不负众望的连续两夺萄牙联赛冠军和一次葡萄牙杯冠军。
最佳高光时刻才刚刚开始,后面古特曼率队豪夺两届冠军奖杯,击败的对手分别是巴萨和,夺得连冠的古特曼自认为已走上人生巅峰,他向俱乐部提出了涨薪要求并且希望俱乐部可以为其打造一座铜像,当然,那个年代不论多少荣誉,赚钱才是他最重要的目的。
但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回到俱乐部的他却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待遇,虽然他对建造铜像不在意,但是第一时间去问了自己涨薪的事,但俱乐部高层却拒绝了他的要求,甚至夺冠后连奖金都没有,并且告诉他如果不满意可以离开。
从期待到失望就在一瞬间,此举彻底惹怒了古特曼,他再一次与俱乐部闹掰,并且走时诅咒一百年内本菲卡不会再拿到洲际比赛冠军,也就是这看似无意的气话,仿佛给本菲卡真的施了法。
从那以后,本菲卡连续五次打入决赛但最后全部屈居第二无缘冠军,除了欧洲赛场,在洲际比赛上也是屡屡应验,三次打入决赛最后取得亚军,更有意思的是本菲卡的青年队三次打入U19决赛,最后也是只拿到亚军,据数据累计自古特曼诅咒走后,本菲卡已经11次在洲际赛场入决赛最后只获得亚军的情况,哪怕是的局最后也被对面翻盘。
虽然说是因为古特曼的诅咒本菲卡才会有如此成绩可能有点玄学色彩,但这也只是人们私下的一个无聊话题,历经半个世纪,双方早已没了仇怨,本菲卡球迷和后续俱乐部高层对这位曾经的名帅也是充满敬意的。
西甲亚军有奖牌吗
没有。
欧洲五大联赛亚军是不会有奖杯的,不仅是欧洲五大联赛,全世界任何联赛的亚军都没有奖杯,奖杯只属于冠军,至于奖牌,在联赛里,亚军也是没有的,亚军在联赛里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无非就是说成绩好一点,得到的奖金多一些,顺便还有个欧洲赛事可以参加,当然如果是杯赛,亚军是有奖牌的。
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简称“西甲”是西班牙最高等级的职业足球联赛,也是欧洲及世界最高水平的职业足球联赛之一,是培养足球先生和金球奖的摇篮。
法甲为什么这么弱
法甲为弱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个原因,法甲联赛拿过的冠军数量太少。
世界杯分量再高,也只是国家队的荣誉。
而欧洲国家的联赛水平高不高,主要还是看在赛场上成绩如何。西甲联赛一共拿过18座冠军,其中13座,巴萨5座。英超联赛一共拿过14座冠军,其中利物浦6座,曼联3座,切尔西2座,诺丁汉森林2座,阿斯顿维拉1座。
意甲联赛一共拿过12座冠军,其中AC米兰7座,国际米兰3座,尤文图斯2座。德甲联赛一共拿过8座冠军,其中拜仁6座,多特蒙德1座,汉堡1座。
而法甲联赛就非常可怜了,只有马赛在1993年拿到过一座冠军,而巴黎圣日耳曼还没有拿过一次冠军,最好成绩只有2020年的亚军。
甚至不是欧洲五大联赛的荷甲联赛都有6座冠军,其中阿贾克斯4座,埃因霍温1座,费耶诺德1座。还有同样不是欧洲五大联赛的葡超联赛也一共拿过4座冠军,本菲卡和波尔图各拿到过两座冠军。
可见是因为荷甲联赛和葡超联赛今非昔比,逐渐没落后,法甲联赛才新晋成为欧洲五大联赛之一,如果比历史的话,法甲仅仅拿过一次冠军,确实太寒酸了。
冠军数量太少,侧面反映法甲联赛水平也不是很高,自然人气和关注度也就在欧洲五大联赛中垫底。
第二个原因,法甲联赛成为球星跳板,大量巨星都外流去欧洲其它四个联赛。
齐达内,普拉蒂尼是法国历史上最优秀的两名球员。但是普拉蒂尼离开法甲联赛,前往的是意甲的尤文图斯。齐达内同样离开法甲联赛后为尤文图斯效力,之后又去往西甲联赛的马德里。最优秀的法国球员还是认为西甲联赛和意甲联赛平台更好,水平更高,都不愿意长期留在法甲联赛。
第三个原因,法甲联赛缺少强强对话,话题性太低。
拜仁虽然在德甲联赛一家独大,但至少还有多特蒙德来当对手。意甲联赛虽然不复当年小世界杯时的辉煌,但是尤文,国米和AC米兰的交手,还是被球迷们津津乐道。西甲联赛以前被称为二人转,现在除了巴萨和以外,马竞又加入了西甲冠军争夺的行列,甚至西甲被球迷们称为西超联赛。
最激烈精彩的当然是英超联赛,曼城,切尔西,利物浦,曼联,热刺等球队,都拥有争冠的实力,球迷们自然关注度很高。法甲联赛中,马赛早已没有当年拿冠军的水平,只能靠巴黎圣日耳曼一支球队来撑门面。
3.76亿世界亚军绝境自救!油尽灯枯下,35岁魔笛跳队友怀里哭
绝境之下,莫德里奇领衔的克罗地亚3-1拿下苏格兰,成功晋级16强。在又一次被感动后,也要认识到,这已经是支“面目全非”的克罗地亚了。
2018年世界杯上的那支让全世界赞叹的团队,“大项目后遗症”十分明显。诸多核心球员的退役,以及身体与精神力的透支性消耗,让他们不堪重负。预选赛、欧国联上的低迷发挥,以及本届杯赛前2战的糟糕表现,已经展现出了他们的问题所在。
在极为不利的局面下,这支克罗地亚正在完成着黄金一代最后的一舞,不算绚丽,但足以让人欣慰。
我们都用“黄金一代”来形容莫德里奇、曼朱基奇、斯尔纳这一批克罗地亚球员,因为他们展现出的足球智商以及综合能力,太过优秀。因为国家 历史 背景的原因,这些球员们的成长环境格外艰苦。
再看场上的成绩,06年世界杯,克罗地亚末战被澳大利亚逼平,小组第3出局;08年,即便是他们力压德国以小组第一晋级,但淘汰赛首轮却在119分钟取得进球的情况下,被土耳其绝平,并输掉了关键的点球大战;10年南非世界杯,他们没有摸到决赛圈的草皮;紧着着,他们又在12年、14年世界杯上小组赛折戟。
伴随克罗地亚黄金一代的一直是失望,一直是天赋不得到兑现,一直是那个“憋屈”的大赛软脚虾标签。
好在俄罗斯世界杯上,他们完成了绽放——
主帅达利齐将过往华丽的踢法摒弃,开始最大化地寻求防守反击的战术体系。曼朱基奇的支点作用、佩里西奇的爆点冲击、莫德里奇的持球组织、拉基蒂奇等人的大范围跑动输出等等,让他们变得更加实用与具备侵略性。
更为关键的是,他们拿出了毕其功于一役的决心。在淘汰赛对阵丹麦、俄罗斯与英格兰的比赛中, 他们的跑动都超过了130公里(全部为120分钟)!尤其是在体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他们加时淘汰英格兰,依靠的就是143公里的跑动。
纵情爆发的克罗地亚,感动了全世界。他们这批被战争夺取太多东西并承载着国家希望的球员,哪怕是输掉了与法国队的决赛,依然在世界足球以及克罗地亚的足球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8年夏天之后,这支克罗地亚不可避免地进入“动荡”。
曼朱基奇、拉基蒂奇等核心球员从国家队的退出,让他们呈现出了肉眼可见的下滑。而与实力下滑相比,影响更大的是“大项目后遗症”——
2届欧国联A组赛事低迷出局,他们在10场比赛中只拿到了2场胜利。其中有6球惨败西班牙的耻辱,也有1-2输给突尼斯的“瞠目之战”,甚至连阿塞拜疆、亚美尼亚这种“送分童子”都能在他们身上拿到分数。
本届赛场上,很多人依然对这支克罗地亚抱有希望,但现实却无比残酷。
始终没有找到现有残阵捏合办法的达利齐,根本无法让克罗地亚组成有效的进攻体系。而在团队限制大行其道的今天,所有国字号球队在对抗与精神力的输出上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这支身体与精神力都异常疲惫的克罗地亚,已经很难像此前那样冲破对手的枷锁。
而且,过度呼出的那口气,总是无法再提起。
我们在比赛中看到的,是克罗地亚在与英格兰“战术比烂”对决中的老态,以及对阵捷克时他们完成本方禁区内抢断后,已经无法形成的快速冲击。
7个人看着莫德里奇接球,就是他们的现状。
与苏格兰一样,克罗地亚需要3分才能晋级淘汰赛。
赛前有足够多的人,对克罗地亚的前景充满了质疑。不仅仅因为他们的低迷发挥,还在于国家队层面中4年是一个“不可逆”的下滑周期。
98年世界杯冠军法国,在02年的韩日赛场上折戟小组赛;06年世界杯上,阵容依然豪华的巴西踢得暮气沉沉,最终输给了亨利的精彩一击;10年的南非世界杯,卫冕冠军意大利小组赛惨淡出局;14年的巴西赛场上,西班牙前2战就丢掉了晋级的可能;18年的俄罗斯?我们同样看到了德国队的耻辱折戟。
与18年世界杯相比,这支克罗地亚还未到4年这个“门槛”,但他们已经比此前的“豪门范例”,更加孱弱。
小组赛前2战,他们在对抗数据中以76-91落后;在爆点突击中他们的24次过人尝试只有10次成功;在犯规对比上,他们也以16-23逊色于对手;即便是进攻不畅下,只能进行单调传中,但他们的32次传中也只有8次找到禁区内的队友,成功率25%,所有球队最低。
需要完成救赎的克罗地亚,在今天凌晨完成了纵情一舞。
面对对抗、体格、身高更好的苏格兰,他们取得了优势(成功对抗以41-36领先),在高空球的拼杀中他们以18-12保障了上三路攻防的下限。更为关键的是,他们16次的冲击过人成功了11次。
有了这些基础性对抗的输出,莫德里奇、佩里西奇这些老将最终给支撑自己的球迷有了一个体面的交代。35岁的魔笛跳到了队友怀里哭。
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这支全队身价3.76亿欧的克罗地亚后继人才的不足。
此前6届大赛中,克罗地亚大名单中最少有14人来自欧洲五大联赛。本届赛事呢?只有10人。而且,像出自哈伊杜克、奥西耶克这种级别球队的国脚,占到了8人。像来自五大联赛的福萨里科(马竞)、布尔达里奇(里尔)、布季米尔(奥萨苏纳),他们在38轮左右的联赛中都拿不到20次的首发机会。
克罗地亚战争的动荡,让莫德里奇等一批人在流离失所的同时,在国外更加先进的青训体系中获得了“夹缝生长”的机会。但是战争带来的破坏,以及战后的复苏过程中,下一代的克罗地亚球员没有办法得到太多的培养与倾斜。
人才断档,已经是克罗地亚面临的绝境式问题。
(本文同步发于网易,烦请不要转载或抄袭,谢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