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大太极拳流派-六大太极拳总决赛
访赵堡太极拳十一代传人李随成
赵堡太极拳是众多太极拳门派中的一种,有着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和运动特点。赵堡太极拳强调追求人体本身、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强调人在这种追求的过程中要不断开阔胸怀,平衡心态,开发智慧,提高修养,强健体魄.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访赵堡太极拳十一代传人李随成。
访赵堡太极拳十一代传人李随成
能拜?西北太极拳圣?郑悟清先生为师,是我一生最大的幸事。
自幼酷爱武术的李随成,非常崇拜侠义之士,立志学身武艺,抑暴扶弱。曾先后拜名师程振荣先生习练陕西地方拳,拜河北名师张治坤先生练形意拳,拜河北名师苏德涵先生习练少林拳。
1963年11月,不满16岁的李随成在邻居的引荐下,见到了武当赵堡太极拳一代宗师郑悟清先生。曾任黄埔军校武术教官的郑悟清先生当时已年逾七旬。?当时见到恩师郑先生,我打了一套红拳,练了一趟琵琶棍。我这几下子,心想肯定能受到郑先生表扬。不料,郑先生顺手拿起拐杖,?来,小伙子!咱俩比比棍?。?在谈到恩师时,李随成仍记忆犹新。俗话说,?拳不打少壮?。自认为一身武艺的李随成,当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拿起一根齐眉棍,还叮嘱先生:?您老人家注意点!?话音刚落,只见先生顺棍一刷,把我手中的棍子击落在地,我刚想拿棍,他拐杖又点在我手背上。?几乎是在谈笑间,一位七旬老人便把血气方刚的?愣头青?给?收拾?了。而在接下来的拳脚比试中,李随成表现的竟像一个毫无功夫的?秀才?。?这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太极拳的威力和魅力,也让我这一生与太极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在这场实力悬殊的?切磋?之间,诚恳、憨厚、好学的李随成打动了郑悟清先生。从此,李随成拜在武当赵堡太极拳宗师郑悟清先生门下,在恩师的悉心教导下习武二十载,尽得真传。?是恩师带我走进太极的殿堂,恩师不仅教会我武术,更教会了我为人处事的道理,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事和运气。?
?
技击是太极拳的灵魂,太极拳只有真正融入到武术搏击中,才能重振太极雄风,向世界证明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
?武术如果没有了搏击,那就成了舞蹈?。在李随成眼里,武术的魅力就在于在实战和对抗中发挥出入体力量与技巧的潜能。?如果我们的太极拳世界冠军连一个二三流的散打运动员都打不过,这样的太极拳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在谈到目前太极拳的发展误区时,李随成显得有些焦急。?无论是武当还是少林,无论是南拳还是北腿,习武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养生是根本,技击是灵魂?。?
然而,长期以来,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种,很多人,包括许多太极名家,更多的是热衷于研究太极的养生理念,却忽略了太极的精髓所在。?历代的太极宗师,都是通过技击较量,才一步一步地奠定了太极拳在中华武林至尊的地位。?在李随成看来,太极拳是武术的集大成者,无懈可击是太极拳的最高阶段。太极拳独特的训练方法,和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的发劲,借力制人的摔、打、拿技法,使太极拳把人的力量和技巧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在搏击中立于不败之地。
?太极拳只有真正融入到武术搏击之中,才能重振太极雄风,向世界证明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正是这种思路,四十多年来,李随成刻苦习练,深入研究,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挖掘、整理、发扬太极拳的技击技术上。一方面在社会上大力推广太极拳健身活动,另一方面,李随成着力把武当赵堡太极拳独特的推手、散手相结合,将多年的习武经验归纳提炼,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培训教材,并研究了散打、摔跤与推手的关系及各自的特点,取百家之长,汇各派特点,自创出以实战技击为主的太极推手道。2003年10月,他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太极推手道馆有限公司,传授推手道。《武当》、《武魂》等杂志刊登他的有关太极拳搏击的文章。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陕西广播电视报和西安教育电视台多次报道他传授太极拳的事迹和教学内容。短短的几年间,推手道便向世人展示出了太极拳之雄风。2005年第三届焦作国际太极拳大赛推手擂台赛,在陕西省参赛资格选拔赛中,李随成的六名弟子囊括了各个级别的第一名。在2005年10月召开的首届武当赵堡太极拳联谊大会上,他所带领的代表队荣获套路竞赛团体第一名,囊括了此次大会56、60、65、70、75、80、85公斤级以上所有级别太极推手擂台赛金牌。2006年,李随成的弟子昌志旺征战河南电视台?武林风?散打擂台赛,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年底总决赛四强,这也是几十年来太极拳手参加散打比赛的最好成绩。2006年6月,李随成的弟子昌志旺与胡勃参加了陕西省十三届运动会中国跤比赛,分别获得了74公斤级、62公斤级金牌。2007年,他的太极推手道馆代表陕西省在第四届中国焦作太极拳推手擂台赛上,5人参赛,3人获得银牌,2人获得第四名。李随成的太极推手道,犹如一朵奇葩在武坛上夺目绽放。
道家思想、太极拳理论是我们习练太极拳,特别是太极拳实战技击的指针。
在谈到太极拳理论时,李随成更是滔滔不绝,并将自己的习功体悟结合道家思想、太极拳理论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是?以弱胜强,以小胜大?与?无懈可击?。无懈可击?,从道家来说就是?无为?;从儒家来说就是?中庸?;从佛家来说就是?皆空?。从太极的理论来说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只可感悟,不可见的,它既可充满万物,万物中又见不着的东西。要想达到?无懈可击?就是要达到?道?的状态,简单地说对手和你搏击时,你如一个影子,看似有,实似无。站在对手的角度来说,你就是?道?的状态。?道?在这里指的就是变化,如果你的变化能够使对手始终感觉不到你的存在,你就达到了?道?的状态,所以,只有你在搏击中变化的使对手找不着你,而你又时时处处能找到对手。对手感受到你的存在这是?有?,对手摸不着你这是?无?。这个有于无的变化就是道的体现,达到这个境界就是?无懈可击?了。?无懈可击?就是太极拳论的?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状态。达到这个状态,就真正理解了太极拳?以弱胜强,以小胜大?的战略思想和理念。以弱胜强的根本意思是:在搏击中,当对方非常强大时,你可变化到?无?的状态,对方再强,力再大,找不到你,作用不到你身上,没有作用点,力再大也是无用,这是由?有?变无;而你虽弱,甚至弱到无力的状态,但你的力始终作用到对方的身上,对方跑不掉,这就是你的?无?变成了?有?,你可用你的?有?击中对手最弱最?无?之处,这就使对手的?有?变成了?无?了。
二是?以柔克刚,借力制人?与?柔致极限,刚致极最?。?天下至柔莫过于水?,?上善若水?,这是老子说的。水是至柔之物,但一旦改变了压强,它又是刚强无比,比如高压下的水枪可以击透钢板;水虽柔弱,但?滴水穿石?;水虽柔弱,大海波涛汹涌蕴藏着极大的能量,如海啸,瞬间可摧毁万亩良田,城市的高楼大厦;水虽柔弱,但善于变化,它随山川地势变化而奔流。所以,水之特性就是善于变化,因为它是至柔之物故能达到至善。太极拳就是利用了水的特性,在搏击中,若需对手摸不着我时,我应变成至柔随其变化,当需要克制对手时,一是可改变我的速度,变成极刚之力穿透对手,相当于水改变提高了压强,如高压水枪一样作用到对手身上;二是顺应对手的来势,?顺势借力?利用对手的力使其失重?跌?倒。?以柔克刚,顺势借力?的战术思想就是柔致极限,刚致极最,他神在以柔克刚,妙在借力制人。
三是?克服先天自然之能,学力而有为也?与?平心静气,消除本能?。《太极拳论》说:?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皆是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这里讲的?先天自然之能?即是我们常说的动物的?本能行为?,?本能行为?是先天遗传的自然之能。人的本能亦是自然之能,自然之能即是本能。本能行为在遇着危险或特殊情况时,会自动形成全身精神和肌肉紧张,产生自我保护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的本能行为,是极不利于我们在搏击中的协调和变化能力的。太极拳就是要克服这种?本能行为?,在拳论里就是?学力而有为也?。
四是?阴阳颠倒?与?瞬间改变力量的方向?。瞬间改变力量的方向是太极拳?借力制人,克敌制胜?的法宝。?阴阳颠倒?是一种反向思维,再加上?阴阳颠倒颠?则又是一个反向思维,我们都知道?负负得正?,那么两个?反向思维?,则应是?反反得正?了。这就是张三丰祖师的?灵变?思想,是一种灵活变通的思想模式,可以瞬间变化的意思,就是我们常说的?阴阳互化?。
武当山是内家拳法的圣地,是太极拳的发源地,武当在武林的尊贵地位,要靠骄人的战绩来维护。
对武当山和武当内家拳,李随成总是情有独钟。但在谈到武当内家拳时,李随成也并不讳言。?这些年,像少林、空手道、泰拳、跆拳道发展都很快,也很火,反观武当内家拳,却越来越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么宝贵的国粹,为什么会如此式微?就在于我们没有充分展示出武当内家拳独特的技击功能,没有为内家拳搭建起一个平台,一个与全国武术、世界武术同台竞技交流的平台。?在李随成看来,要让武当内家拳法傲立国际搏击体坛,那就必须积极开展武术对抗项目比赛,尽快完善推手、散手竞赛规则。实战出高手,只有通过高水平的交流,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提高完善,在比赛中进步,在比赛中接受检验,进而达到太极拳无懈可击的最高阶段。在采访的最后,李随成也说出了自己的一个想法:?武当山必须常年设擂台,设一个面向世界武术的搏击擂台。经常不断地举行选拔赛、名家邀请赛、国际擂台赛,让武当内家拳与各种拳种同台竞技,这样不仅可以宣传传播内家拳,还可以让参赛运动员的技艺有个飞跃式的提升。武当在武林的尊贵地位,要靠骄人的战绩来维护。如此发展下去,内家拳法圣地武当山必将高手如林,名扬天下!?
央视《武林大会》年度总冠军是谁?
王战军,陈家沟人,出生于武术世家,陈式太极拳王西安拳法第二代传人,系陈式太极拳“四大金刚”王西安的次子。
王战军自幼随父习武,学习陈式太极拳老架、新架、国家规定竞赛套路及所有器械,太极内功,养生,推手及散手。在实战方面很有造诣,尤其擅长太极推手、擒拿技巧。他通过自己长期练习切磋感悟,渐渐突破了传统流派的限制,博采众家之长,广涉诸家之优,在结合实际变通创新之后,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艺风格,创编太极功夫架,传帮带徒。自1988年起,他多次在各种太极拳大赛中荣获冠军,连续10年蝉联河南省太极拳推手比赛冠军、全国武术锦标赛蝉联冠军。2006年,他在“武林风”拳王争霸赛上,一举战胜了日本相扑第一高手曙太郎;2007年获得央视康龙武林大会年度总冠军;2008央视武林大会陈式太极拳年度总冠军,2010全国太极拳总决赛总冠军;因而在国内外武术界还享有“常胜将军”的美誉。2008年,王战军应邀参加央视三套《正大综艺》“吉尼斯之夜”,创造“两公斤98公分丹田弹抖”吉尼斯世界纪录。2009年4月16日,吉尼斯世界总部邀请他赴意大利表演,并创下“两公斤102公分丹田弹抖”记录。
热爱中国武术事业的他,致力于中华武术的研究和探索。在研究和教学中,他创造性地实现了传统与现实、继承与发展的有机结合,传承和延续了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之民族文化。在弘扬中华武术精神、促进国际武术交流、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了示范和表率作用。2009年9月,被河南省外事办命名为国际太极拳文化传播大使。此外,他还被海内外多家武术机构、赛事聘为顾问、会长、裁判长等,现任央视武林大会专家评委。
侯友胜的成就及荣誉
2011年6月被世界传统功夫联合会任命为中国区主席.
2010年9月参加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全国太极拳总决赛36强训练营.
2009年5月应邀赴印度尼西亚教授该国政府高层太极拳.
2008年8月应邀赴欧洲乌克兰等国传授功夫.
2008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获陈式太极拳擂台赛32强.
2006年参加深圳传统武术比赛获三枚金牌.
2005年参加焦作国际太极拳比赛获一金二银一铜.
2002年参加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获第六名.
2000--2002三次参加山东省武术锦标赛获五枚金牌.
2001年参加首届世界太极拳大会获三项一等奖
2000年参加全国杨式太极拳比赛获两枚金牌.
2000年参加哈尔滨演武大会获金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